D28、29:大连→丹东|抗美援朝纪念馆、第一次看到朝鲜
从大连往丹东的路上,第一次遇见羊咩咩群,不在西北,不在西南,羊咩咩大群压马路出现在大连的金州区。
中途吃饭充电,发现我们所在的位置边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岛子。
像不像冰岛那个最孤独的房子,这个是最孤独的土地庙。
大连和丹东从地级的区域上是紧挨着的,所以这一路的海岸,养殖海域、渔民的船,都是大连的。
大连到丹东的路上依旧是大平原,看到非常多美丽的稻田。
在东港看到北面有座山上一尊金光闪闪的大雕塑,查询后得知是大孤山老子东归塑像。
进入丹东后,路两边开始出现大量草莓大棚,马路上也有草莓元素出现,但此时此刻并不是丹东草莓的季节,可惜吃不到了。
晚上六点到达丹东,把车停在一个酒店的停车场充电站充电后,我们附近找吃的,进到一家「夫妻骨头馆」,点了一个老式锅包肉、一个鳕鱼豆腐汤。锅包肉非常好吃正宗,最后舔盘结束,以至于第二天早晨烧心得很。鳕鱼则有嚼头有咸鲜味。老板娘非常热情客气,因为店里抽烟的人太多,我们在室外支了桌子吃饭。说起来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,东北的公共场所禁烟执行得非常差。
对岸朝鲜
吃完饭我们先前往在鸭绿江边的民宿,路过鸭绿江断桥的时候,我们立刻停车,我用相机长焦拍摄了对岸的太阳楼,上面的朝鲜字是「万众一心」。对面虽然也万家灯火,但总有一种奇怪的鬼城感,后面在白天的观察里也有此感,很多大楼里面都没有人,还有一些楼刚修好就看着像废弃楼一样。
晚上的民宿位置很好,小区里停车,边上就是我们的民宿,位置在一楼,推开防盗门就是。已经好久没有这么接近地面的住宿体验了,没有走廊、没有楼梯,开门就是户外,这种感觉非但没有隐私权受威胁,反而觉得亲近地球亲近城市。
在丹东沿鸭绿江的小区都有一道「坝门」非常威武壮观,应该是用来防范鸭绿江决堤的。我们后面在临江市看到水文站上标注的历史最高水位非常可怕,相比这里也是有备而无患。
我和恙晚上走到江边,看丹东人民跳广场舞,这边歌舞升平,对面则空有楼上的灯光,鸦雀无声。据说对面的灯光是分一三五二四六开启的,想必能源稀缺的情况下,电力还是不那么充沛。希望拥核以后的朝鲜多发电少造原子弹。
抗美援朝纪念馆
第二天早晨,我们来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,馆修建在山上,小爬一阵到达山顶。来时黑云压城,走时暴雨倾盆。给今天的参观配上了沉重的氛围。
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鸭绿江畔的英华山,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这段战争与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。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设立的纪念机构,1993年扩建新馆,2020年又经大规模改扩建重新开放。馆区占地十八万余平方米,包括主体展馆、纪念塔、全景画馆和露天兵器场,馆藏两万余件文物。展厅按主题再现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全过程,中朝友谊、英烈事迹都有专门陈列。馆前纪念塔高五十三米,塔名由邓小平题写,台阶和雕塑寓意志愿军在朝鲜奋战的一千零一十四个日夜。全景画馆展示《清川江畔围歼战》,结合声光电营造震撼氛围,露天兵器场陈列坦克、火炮等装备。这里既是重要的战史教育基地,也是丹东红色旅游的核心景点。
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参观动线以时间为线索,讲述了原因、过程、结果,详述了几大战役,又分别按照参战的兵种、民间力量等等角度侧写了战争。参观下来基本上对于整个战争就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了。
我记得小时候,中国志愿军战歌是我们那里的广场舞歌曲,我至今都随口唱出。
整场参观下来,里面提到的战损比基本上在 1.5:1~2:1 的样子,虽然强悍,但也惨烈。
出来时门外已是瓢泼大雨,我和恙儿只好临时买了 10 块钱一份的一次性雨衣,走原路返回山下车里。原以为车子顺便洗个澡,结果占满了被雨水击落的树叶。
附近吃个饭,东北连锁的「延妈妈」,结果吃到的豆腐汤、年糕炒面之类的尚且不如我们在杭州吃的福昌洞石锅拌饭好吃。这也是我在东北第一次吃到比较难吃的食物,杭州扳回一球。
我们在离开丹东前,又去了白天的江边,这次看到刚下完雨的鸭绿江是真的绿。
付钱 30 可以上断桥走到断的位置,那里离朝鲜最近。断桥上红旗飘飘,游客如织,对面则悄无声息。而中朝友谊大桥上也尽是去往朝鲜的大卡车,没见到有从朝鲜来这边的。
沿着鸭绿江往北走,离朝鲜很近的地方,能用长焦拍到对面盖楼的工人们了。井然有序中透露着无所事事。再往后我们一直沿着边境线,反复经过口岸边,看到的朝鲜城市农村也越来越多,逐渐不再觉得稀奇。
走到 228 国道的终点,331 国道的起点,因为实在太困了,我就在这个交错点停车睡了二十分钟。
离开丹东
下午三点多才出发,所以今天不会到达任何城市,而是开到哪里算哪里。中途遇到修路而改道的非铺装路面,我们换装的 AT 胎再次发挥了强大的抓地力,让我们很自信地通过了很多危险道路。
晚上到达太平哨镇,在这里竟然有充电站,在一个爬满飞虫的熟食店门口。我们停车充电,在附近觅食,吃了两碗面,在镇子里散步了一下,车子也差不多充好电了。继续往前开两公里多,在一个叫长寿泉的小景区停下来准备露营。
长寿泉似乎只是一个泉水,会有人来这里打水,于是周围也有一些小买卖。往山下一点的林子里,有一个旱厕,进去一看惨不忍睹,是目前为止最糟烂的旱厕,但肠胃不好的我也没办法,赶紧上完厕所,从地狱回到人间,跟恙说你还憋得住就别去上了。
我们挪了两次车,最后在一个安全的位置扎营,晚上我们在车里一边剥从龙口一路带来的石榴,一边一起看《小森林》,还学了一集王德峰讲《道德经》。
我们这一晚的露营环境比较对付,仅仅算是安全。但实际上,往前再走 53 公里,就会遇到七星级营地浑江口大桥——并且是两个七星级营地,桥两头的吉林和辽宁各建了一个。